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暖心小说 > 现代都市 >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全文免费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全文免费

公子小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直击袁术心灵!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受命于天,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袁术生来富贵至极,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能享受的,早就享受够了。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袁术还没体验过。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真是宝贝...好宝贝啊!袁术轻抚玉玺,爱不释手。”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想起孙策,抬头对孙策笑道:“伯符,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吾感受到了。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对于你这样的孝子,我岂能不出手相助?我便借兵三千...”“父亲!”袁术话还未说完,袁耀便踏门而入,对袁术道:“儿刚到此,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能不能让儿子看看?”“景耀!(袁耀字)你来得正好!”袁术看到袁耀,顿时眉开眼笑。他就袁耀这么一...

主角:袁耀袁术   更新:2025-01-21 13: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袁耀袁术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直击袁术心灵!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受命于天,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袁术生来富贵至极,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能享受的,早就享受够了。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袁术还没体验过。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真是宝贝...好宝贝啊!袁术轻抚玉玺,爱不释手。”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想起孙策,抬头对孙策笑道:“伯符,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吾感受到了。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对于你这样的孝子,我岂能不出手相助?我便借兵三千...”“父亲!”袁术话还未说完,袁耀便踏门而入,对袁术道:“儿刚到此,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能不能让儿子看看?”“景耀!(袁耀字)你来得正好!”袁术看到袁耀,顿时眉开眼笑。他就袁耀这么一...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直击袁术心灵!
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受命于天,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
袁术生来富贵至极,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能享受的,早就享受够了。
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袁术还没体验过。
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
“真是宝贝...好宝贝啊!
袁术轻抚玉玺,爱不释手。”
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想起孙策,抬头对孙策笑道:
“伯符,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吾感受到了。
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对于你这样的孝子,我岂能不出手相助?
我便借兵三千...”
“父亲!”
袁术话还未说完,袁耀便踏门而入,对袁术道:
“儿刚到此,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
能不能让儿子看看?”
“景耀!(袁耀字)
你来得正好!”
袁术看到袁耀,顿时眉开眼笑。
他就袁耀这么一个独子,对袁耀可是宝贝得很。
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着。
儿子想看看他们袁家的传国玉玺,他袁术当然得满足啊!
毕竟这宝贝早晚有一天要传给袁耀。
“耀儿,你快看,这就是传国玉玺。
是上天赐给我袁氏的宝物!”
见袁术如此钟爱玉玺,孙策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袁术对这块破石头情有独钟,自己大事成矣!
袁耀从袁术手中接过玉玺,来到大堂正中,自语道:
“这玉玺光滑细腻,色泽明亮,当真是不可多得的美玉啊。
父亲,您觉得它是宝物?”
袁术笃定道:
“那当然,得玉玺者得天命!”
袁术的谋臣阎象无奈的摇了摇头,面露痛苦之色。
他也觉得孙策以玉玺借兵是心怀鬼胎,可却无法劝谏袁术。
因为袁术太爱玉玺了,他对玉玺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阎象如果不审时度势,上来就给袁术泼冷水,很可能被袁术叉出去。
“父亲,儿子倒觉得这玉玺跟天命没什么关系。
它就是一块破石头!”
袁耀此言一出,堂中众人皆惊。
对于袁耀的性子,这些淮南文武们很了解。
袁耀从小被袁术惯坏了,是寿春城出了名的纨绔。
可纨绔归纨绔,袁耀可是从来不敢顶撞袁术的啊!
现在袁术明显是钟爱玉玺,袁耀怎么敢忤逆袁术的意思?
孙策则眉头紧锁,他突然感觉有点麻烦了。
这袁耀,该不会是要坏了自己的好事吧?
连袁术闻言都愣了,对袁耀道:
“景耀...你说什么?”
袁耀提高音调,对袁术回应道:
“孩儿说,这玉玺,只是一块破石头!
当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铸造此玺,如果这玉玺真的代表天命,秦又岂能二世而亡?”
“孙策的父亲孙坚也曾得此玉玺,他得天命了吗?
孙坚不但未得天命,还死于非命。
现在他坟头的草,恐怕长得比人都高了!
孙策想用一块破石头换我军将士的性命,岂不可笑?”
袁耀说出这番话,深得阎象之心。
他怎么都想不到,看似纨绔的袁耀公子,竟然能有如此见识。
主公后继有人也!
孙策则气得脸色涨红,额头青筋暴起。
“袁耀公子,你虽贵为主公之子,也不可随意侮辱我父!”
袁耀摇了摇头,说道:
“侮辱谈不上,我只是陈述事实罢了。
父亲,你要因此玺借兵给孙策,孩儿不同意!”
袁术虽然溺爱袁耀,可这臭小子当着众文武的面顶撞自己,也把袁术惹怒了。
袁术脸色沉了下来,对袁耀道:
“耀儿,为父已经答应了孙策借兵给他,又岂能食言?
这玉玺你也看得差不多了,快给为父还来。”
袁耀笑道:
“孙策是要用玉玺来借兵。
这玉玺没了,兵不就借不成了?”
袁耀这番话,让袁术和淮南众文武都感觉很奇怪。
玉玺怎么会没?
孙策的玉玺,不就在袁耀手中吗?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袁耀毫不犹豫的将玉玺抛在了地上。
“啪!”
只听一声脆响,玉玺碎裂开来。
袁耀看了地上的玉玺一眼,不由暗自摇头。
这玉玺碎了,但未完全碎,又崩掉了一角。
这玩意,竟然还挺结实。
堂中众人可不像袁耀这般淡定,看到袁耀摔玉玺,众人彻底懵了!
这可是传国玉玺啊!
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荣耀、气运...
袁耀怎么敢摔玉玺!
莫不是疯了?
袁术见玉玺在地上又碎了一角,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的玉玺!
我的玉玺啊!”
“逆子!
你这个逆子!
造孽啊!”
“来人呐!
把这个逆子给我拿下!”
袁术是真生气,差点没被袁耀气死。
自己要玉玺图什么,还不是想要称帝?
自己称帝又图什么,还不是想要把帝位传给你这个小王八蛋!
他袁术都这个岁数了,纵然称帝,又能当几年皇帝?
以后的大好河山,还不是由袁耀来继承?
这个逆子可倒好,竟然敢摔玉玺,这是在毁他们袁家的气运啊!
如果不是袁术只有袁耀一个儿子,弄死袁耀的心都有了。
孙策更是神情无比复杂,惊讶、愤怒、疑惑...全部都写在脸上。
他抱着玉玺来见袁术的时候,想过很多种情况,唯独没想过,玉玺竟然被袁耀给摔了!
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事呢?
这袁耀神经病吧!
玉玺是他父亲孙坚用命换来的,他想用玉玺换取袁术的精兵。
继承父亲孙坚的志向,横扫江东以成霸业!
袁耀摔的不仅是玉玺,还是孙坚的心血,是他们孙氏的未来。
孙策真想一剑把袁耀这个逆贼捅死,可他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怒火。
袁术的武将、护卫可都在堂中。
他敢对袁耀动手,不但无法成功,还会死无葬身之地。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孙策暂时都得跟袁术、袁耀父子虚与委蛇。
袁术大将纪灵带着几个甲士上前来擒拿袁耀,袁耀伸出手指着纪灵道:
“纪灵!
你别过来!
你们谁敢过来,本公子就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先生太过客气了。
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吾也有很多疑惑,想请先生解惑。
不知吾父若想成就霸业,该如何去做?”
阎象轻声道:
“淮南看似富庶,可在袁公的治理下...却渐渐变得民生凋敝。
现在我们首要之事,就是发展好淮南,稳定内部。
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绝不可取。”
袁耀点了点头,淮南是天下难得的富庶之地没错,可也要看让谁来治理。
袁术入主淮南之后,将淮南治理得狗屁不是。
淮南才多大的地方?
袁术治下的领土,也就汝南、九江、庐江、广陵、丹阳几个郡。
袁术竟然靠着这么几个郡,养了二十余万大军!
还有各种沉重的税负,简直是不给百姓活路。
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就有一部分人开始造反,一部分人变成流民逃亡其他州郡。
对于这种恶果,老爹袁术似乎并不在乎。
他仗着四世三公的威名,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非但不想着好好治理州郡,还总手欠想要攻打徐州、荆州甚至是曹操的豫州。
在袁术穷兵黩武之下,就算不称帝,淮南也早晚有灭亡的一天。
无非是能够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
“若是能养足元气,则为主公之大幸。
此外,淮南乃四战之地,主公当交好吕布、刘表等人,切勿轻启战端。
而后以袁家威望拉拢江东士族,徐图江东。
唯有全据江东,才有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本钱。”
袁耀仔细思考阎象之策,不住点头。
阎象所言,实乃良策,是袁术势力当前最好的选择。
至于阎象为什么不自己跟袁术说这些良策,而是要靠袁耀来传话,袁耀心里很清楚。
阎象之策虽好,却不符合袁术的性格。
每一条实施起来,都会让袁术很难受。
哪怕阎象苦苦劝谏,袁术也听不进去。
最终只能换来一句‘叉出去’。
抛开袁耀的上帝视角不谈,阎象身在局中,还能有如此见识,绝对算得上是大才。
自己想要成就大业,阎象这个人才一定要用好。
不过光有阎象还不够。
袁耀想与这个时代的天下霸主、顶级文武们争锋,还需要更多的人才相助。
好在现在袁术还未称帝,自己还能靠袁氏公子的身份,招揽到不少人才。
或许眼前的阎象,也能帮助自己招揽一些人。
袁耀对阎象道:
“先生之见,与我不谋而合。
你放心,这些事我一定会好好劝说父亲的。
有我出手,父亲一定会同意采纳先生良策。”
阎象感觉袁耀这句话说得十分霸气。
放眼整个淮南,能做这种保证的,也就只有袁耀一人了。
至于袁术不同意怎么办...
袁耀今天,不是已经给大家上一课了吗?
“仲宇先生,其实我也有一件事想求你。”
“公子请讲。
只要是象能够做到之事,定然义不容辞。”
“我是想请先生为我寻些人才。
想要治理好淮南,进图天下,当有人才辅佐。
父亲麾下的人才...实在是一言难尽。
想要靠他们来助父亲成就大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阎象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袁术麾下文武官员不少,可这些官员实在配不上‘人才’二字。
甚至能不能配得上一个‘人’字,都有待商榷。
文官中,有杨弘、黄猗那种奸佞谄媚之辈。
武将中,有陈兰、雷薄这等贪生怕死之徒。
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者,更是不胜枚举。
阎象一直觉得,主公堕落到现在这种程度,与这些奸佞小人有着直接关系。
可惜主公宠信杨弘、黄猗,对他们的重视甚至还在自己之上。
自己又如何能劝主公疏远这些小人?
不过自己劝不动主公,不代表袁耀公子劝不动。
如果袁耀能提拔一些能臣干吏上去,将那些尸位素餐的小人搞下来,淮南还真就有希望了。
“找人才...倒是不难。
淮南之地人才辈出,能力出众者不可胜数。
只是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世家豪族的子弟已经被主公提拔重用了。
公子不介意他们的出身吗?”
“本公子只重才能,其余一概不问。”
袁术为人眼高于顶,他本是世家出身,自然看不起那些寒门和庶民。
因此袁术麾下之臣,大多是士族子弟。
可袁耀不同,以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对士族没有任何好感。
他反而还认为,士族是祸乱天下的毒瘤。
眼下袁耀实力还弱,暂时无法动士族。
等以后他有了机会,一定会将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打落尘埃。
阎象能给他招来寒门百姓中的优秀人才,正合袁耀心意。
这些人才自己不招过来,早晚有一天会跑到其他诸侯麾下,那不是资敌吗?
“仲宇先生,不论是文人还是武者,我都无比渴求。
先生大才,文官就由先生为我引荐吧。
至于武将...我打算在淮南办一场比武大会,亲自选拔武艺高强的人才。
能者上,庸者下,先生觉得怎么样?”
阎象思索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武者嘛,都想以武扬名。
公子这个方法,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强大的武者。”
“只是想办这样一场盛会,所需要的钱财恐怕不少。
别的不说,想把这件事宣传出去,让整个汝南的人都知道,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袁耀摆手笑道:
“没事,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缺钱,我可以问父亲要啊!
先生只管放手去做,钱我来出。
这场比武大会,一定要比出声威!
让我想想...这场盛会,就叫‘淮南第一武道大会’好了。”
阎象眼前一亮,笑道:
“公子起得这个名字妙极!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淮南武者想要争夺这个第一的名头,必然会云集而至。”
袁耀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
待我准备好召开武道大会的资金,立刻派人通知先生来取。”
将阎象送出府后,袁耀感觉自己距离逆天改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有人才辅佐,淮南这片富庶之地,还是大有可为的。
翌日一早,孙策如约而至。
他走入正堂大殿,一眼就看见了坐在袁术身边的袁耀。
孙策心中暗道:
‘吕范说得没错,袁耀果然在这等着我。
他一定对我有所图谋。’

袁术语气有些急迫,却又怕刺激到袁耀,刻意压低了音量。
袁耀心中不由感慨,这便宜老爹,对自己还真是没得说。
就凭袁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自己就得想办法救下老爹,不能让他如上一世那般误入歧途。
如果有可能的话,袁耀也愿意帮老爹打下江山。
生逢乱世,袁耀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活命,自救。
好男儿当一统江山,终结乱世!
开创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稷稳固、国富民强的盛世!
不过袁耀虽有此雄心,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定老爹。
袁耀对老爹袁术问道:
“既然玉玺是至宝,孙策难道不知吗?
他为什么要将如此宝物献给父亲?”
袁术理所当然地说道:
“孙策不是说了吗,他要救援舅母和母亲。
为了救亲人献出至宝,也合理啊。”
“那父亲就不怕孙策一去不返,一统江东诸郡,在江东称霸一方?”
袁术闻言一愣,旋即笑道:
“我儿多虑了,孙策要是能攻下江东,反倒是好事。
他只是我的部将,在江东没有任何根基,江东士族也不会归附他。
到头来,孙策还得回来依附于我。
咱们父子凭白得到江东之地,岂不妙哉?”
袁耀想了想,觉得老爹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上一世如果袁术不称帝,孙策想脱离他的掌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袁耀依旧不愿意放任孙策。
如果老爹脑子抽风,一心想要作死称帝怎么办?
能消除一个隐患是一个,江东之地孙策想要,他袁景耀也是很感兴趣的。
“如此说来,父亲执意要借兵给孙策了?”
袁术点头道:
“我今日已经答应孙策了,还收了他的玉玺。
为人主者,岂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如果不借兵给孙策,为父以后还怎么号令三军?”
袁耀清楚,老爹主要还是舍不得玉玺,才想出这样一番说辞。
不过让孙策去江东,也不完全是坏事。
江东局势混乱,让孙策这根棍子去搅一搅,或许自己也能从中取利。
“父亲要借兵给孙策也可,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
若孙策到江东后生出异心,父亲悔之晚矣。”
“那景耀...你说为父该怎么办?”
“古之大将出征,都会留下家人当质子。
孙策想要借兵,父亲也当让他留下质子才是。”
袁术皱眉道:
“我儿说得倒是有理。
可孙策一家都在曲阿,为父就算想让他留质子,他也无人可留啊!”
袁耀笑道:
“父亲不用担心,儿自有办法。
等明天孙策再来,儿随父亲一起见他。
到时候儿子定会让孙策交出质子。”
“好,那此事就依耀儿。”
现在玉玺已经到手了,袁术也答应借兵给孙策,不算食言。
儿子袁耀想怎么折腾孙策,对袁术来说都无所谓。
甚至袁术还对袁耀的行为有些窃喜,自家这臭小子长大了,开始知道关心天下大势了。
好好培养,将来未必不是一代明君。
待自己称帝之后,自己一统天下,当武皇帝。
耀儿治理天下,当文皇帝。
岂不是千古美谈?
这样一想,连袁耀摔玉玺产生的不愉快,也在袁术心中烟消云散了。
袁术刚走,管家袁忠就进门禀报道:
“公子,阎象先生在外求见。”
“阎象来见本公子了?
快快有请!
不,还是本公子亲自去请吧!”
在袁耀印象中,袁术麾下奸佞之徒多如牛毛,酒囊饭袋之辈不可胜数。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就只有一文一武。
文为阎象,能看清天下大势,数次苦谏袁术。
武为纪灵,能统兵,还能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其余碌碌之辈,皆不足挂齿。
阎象既然来拜见自己,自己不妨入乡随俗,学一学故人礼贤下士。
由于袁术只有自己这一个儿子,自己丝毫不用担心老爹怀疑自己,拉拢他麾下重臣。
袁术的将军府又大又奢华,说是将军府,实际都快赶上皇宫了。
从这府邸就能看出,袁术野心不小。
袁耀的院落正好在将军府正中,距离袁术的院落不远,可见袁术对袁耀之喜爱。
袁耀踏出院门,只见一名身穿褐色锦衣、身材削瘦、束着长发的中年文士站在门外。
他当即对此人拜道:
“袁耀拜见仲宇(阎象字)先生。”
阎象平日与袁耀接触不多,他一直觉得袁耀表现得很平庸。
可今日袁耀在堂中摔玺,表现出过人的眼光。
现在又能对自己以礼相待,展现出不俗的气度。
仅凭这两点,阎象就觉得袁耀很优秀了。
阎象连忙扶住袁耀,对袁耀道:
“象不敢当公子大礼,公子快快请起。”
袁耀站起身,握着阎象的手,对阎象温和笑道:
“仲宇先生来访,一定是有要事。
咱们进屋说吧。”
“袁忠,备茶。”
两人踏入内堂,分宾主而坐。
阎象对袁耀道:
“今日公子对玉玺的见解,真让象感到钦佩。
公子如此年轻,就能看出玉玺乃无用之物。
可惜主公麾下众多臣子,却都看不透这一点。”
“仲宇先生也看出来了,不是吗?
只是吾父太过喜爱玉玺,先生不愿点破罢了。”
阎象品了一口茶,苦笑道:
“非是吾不敢直言劝谏,只是怕劝了之后,惹怒了主公。
主公若将吾贬斥,将来再铸下大错,又有何人来劝?
还好公子有勇有谋,敢当众摔玺,又敢直言劝谏主公。
有公子在,袁氏可兴也。”
袁耀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对阎象道:
“摔玺只是小道,想要袁氏昌盛,离不开先生这等忠臣辅佐。
至于吾父...我只能尽最大努力规劝他了。”
袁术的能力,袁耀和阎象都心知肚明。
在年轻的时候,袁术还有几分文韬武略,到了淮南之后,就越发昏聩。
从袁术看到玉玺那种贪婪和狂喜就能看出,如果再这样下去,袁氏迟早要走下坡路。
“公子能这么想,已经是我淮南之幸了。”
阎象对袁耀道:
“吾今日来,是想求公子帮忙。
将数条发展淮南之策,转达给主公。”

蒋干对袁耀道:
“主公,你们说的周瑜...可是周公瑾?”
“不错,子翼认得他?”
蒋干笑道:
“主公有所不知,这周瑜乃是臣的同窗好友,与臣关系不错。
周瑜确有才华,文韬武略不在我之下,算是一个人才。
主公若想招降他,干愿意为您分忧。”
“招降周瑜?
恐怕没那么简单。”
袁耀摇头笑道:
“不过子翼既然是周瑜的熟人,以后就由子翼来招待他吧。”
翌日,孙策这倒霉孩子又来到了袁术府邸。
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一名羽扇纶巾、丰神俊朗的青年。
袁耀坐在袁术身侧打量着此人,心中暗道:
‘一个男子,竟然生得如此容颜...
仅凭相貌,几乎可与本公子比肩了。
此人定是本公子上一世的江东美周郎。’
袁术坐在正中间的主位,手中把玩着玉玺。
他的心思几乎都在玉玺上,都不抬头正眼看孙策。
经过能工巧匠的修补之后,玉玺另外碎掉的一角,也被镶嵌上了黄金。
仔细看上去,碎掉的两角还蛮对称的,吾儿摔的妙啊!
孙策对袁术施礼道:
“主公,策已按照袁耀公子的要求,将公瑾带来了。
还请主公借兵马与吾,我也好率军救援母舅。”
周瑜彬彬有礼,对袁术、袁耀父子拜道:
“周瑜拜见袁公,拜见袁耀公子。”
周瑜也来了,袁术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强留孙策。
要不是儿子袁耀想要这周瑜,袁术早放孙策走了。
现在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袁术便摆手道:
“我早就答应过你,借兵不成问题。
我予你精兵三千,战马五百匹,你就带着这些士卒去讨贼吧。
得胜之后,便速回寿春。”
袁术跟孙策说话的时候,眼睛自始至终没离开玉玺。
袁耀摔了一次玉玺,都没把玉玺摔怎么样,这让袁术越发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
孙策见袁术被玉玺迷成这个样子,心中冷笑不已。
拿着一块破石头,就做梦想当皇帝。
袁术这般目光短浅之辈,纵然有百万大军,也不过是冢中枯骨。
袁耀纵然比袁术聪明几分,有袁术压在他头上,恐怕也难有什么作为。
如今自己离开寿春,便如虎入山林,蛟龙入海。
待平定江东之后,再跟袁术父子算总账。
心中虽是这样想,孙策还是对袁术拜道:
“策多谢主公厚恩!”
“嗯,你要是没什么其他的事,就抓紧走吧。”
袁术抓着玉玺,边把玩边说道:
“还有那个周瑜啊,你以后就跟着我儿袁耀吧。”
周瑜深施一礼道:
“瑜遵命。”
孙策因得到三千精兵而欣喜,他却不知,在这三千精兵之中,早已混进了袁耀麾下的一百高手。
统领这一百高手之人,正是廖化、马忠二人。
袁耀之所以选他们去当卧底,是因为他们两个足够机灵。
遇事随机应变,不容易被孙策发现。
袁耀对他们二人叮嘱道:
“你们两个跟随孙策出征,要随时把孙策的动向汇报给我。
孙策做了什么,行军到何处,我都要知道。
除此之外,你们不必轻举妄动。”
二人抱拳道:
“吾等谨遵主公之命。”
孙策率军离开了寿春,而周瑜则被裴元绍带往袁耀最新购置的府邸。
来到寿春,周瑜一点不慌。
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阳太守,乃是袁术麾下重臣。
自己又才名在外,算得上是淮阳名士。
于情于理,袁耀都会对自己以礼相待,将自己奉为上宾。
事实上,对于袁耀为何指名道姓让自己来寿春,周瑜心中已有猜测。
这个二世祖想学明主礼贤下士、收买人心,将自己收入麾下。
这种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
自己与伯符相交莫逆,将来可是要助伯符称霸天下的。
哪怕袁耀将金山搬到自己眼前,把淮南的美女都放在自己面前,他周瑜也不会放在眼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他周公瑾!
想到袁耀将来会使尽浑身解数讨好自己,自己却不为所动,周瑜嘴角竟然泛起一丝笑意。
这样的场景,还真是有点有趣呢。
进入袁耀的府宅之后,裴元绍对周瑜道:
“周公子,这便是我家主公的府邸了。”
周瑜四处打量了一番,此府邸幽静雅致,与自己的性格倒是很相符。
袁耀给自己准备了这么一个居所,倒是有心了。
只是就凭这点小恩小惠,还不足以收买自己。
周瑜本以为袁耀会在府内迎接自己,可他并未看到袁耀的身影,不禁皱起了眉头。
袁耀想要礼贤下士,招揽于我,为何不在此处?
他对裴元绍问道:
“你家主公人呢?”
裴元绍嘿然一笑,对周瑜道:
“我家主公日理万机,事务繁忙,这时候应该不在府中。
不过也不要紧,对于如何安置周公子,我家主人都交代过了。
很快就有人过来,对公子进行妥善安排。”
“嗯,我明白了。”
周瑜点了点头,看来袁耀想玩欲擒故纵那一套。
先不现身,然后再偷偷摆好宴席,为自己接风洗尘,想要借此感动自己。
这点小伎俩,早就被自己看穿了。
周瑜博览群书、博古通今。
从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明主想要招揽臣子,无非就是以情感之、以利诱之。
袁耀能做到这样,也算不错了。
就如兄长孙策所言,袁耀的表现,比他父亲袁术优秀得多。
不过袁耀显然是低估了他跟伯符兄的感情。
他们兄弟二人情比金坚,远不是利益所能撼动。
周瑜心中暗自思虑道:
‘袁耀,你能如此,也算待我周瑜不薄。
你们父子不是伯符的对手,待伯符一统江东后,定然与你们有一战。
若是有朝一日你落在我的手中,我会饶你一命。
如此,也算报答了你今日对我的礼待。’
“公瑾!
别来无恙啊!”
一道清朗的笑声,打破了周瑜的思绪。
周瑜循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自己的同窗好友蒋干。
蒋干自幼与周瑜相交,如今已是多年未见了。
周瑜不由问道:
“子翼,你怎会在此处?”

三千万钱!
阎象和步骘,着实被袁耀的大手笔震撼到了。
原本按阎象估算,有个几百万钱,就能把武道大会办起来。
现在袁耀公子把预算定到这么高,自己就更有发挥的空间了。
袁耀公子,这是下血本要招揽强大的武者啊!
袁耀自己倒不觉得花费三千万有什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花这么多钱,能招募到一个青史留名的猛将就不亏。
最重要的是...这笔钱全都是老爹袁术赞助,自己不用花一分钱。
见袁耀有如此气魄,步骘心中对袁耀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公子有明确的目标,又舍得为自己的目标投入。
将来若是能成长起来,必为当世人杰。
阎象和步骘带着钱财离开了,一个娇俏少女突然蹦到袁耀身前,对袁耀道:
“大哥,这次又被我抓到了吧!
你从府库支取这么多钱财,要做什么?
是不是又有好玩的事情?
那你必须得带上我啊!
你不带我一起,我就要去告诉娘了。”
眼前的小姑娘名叫袁妙,是袁耀的妹妹。
袁术的姬妾和女儿很多,唯有袁婉、袁妙两个女儿,与袁耀一母同胞,都是正妻冯夫人所生。
冯夫人乃司隶校尉冯方之女,有倾国倾城之貌,当年曾名动京城。
袁耀、袁婉、袁妙这三个孩子,也充分继承了母亲的优良基因。
袁耀俊美出众自不必说。
袁婉、袁妙两个妹妹也有绝世容颜,颜值不逊于母亲冯夫人。
也因为是一母所生,两个小姑娘与袁耀最为亲近,不像其他姐妹见到袁耀那般拘谨。
袁婉、袁妙是双胞胎姐妹,可性格却截然不同。
袁婉性格温婉,端庄秀丽。
袁妙则娇俏可人,古灵精怪,她也是最粘袁耀的一个妹妹。
之前袁耀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袁妙都要上来分一杯羹。
袁耀举办什么大型活动,袁妙是一定要跟着参与的。
袁耀揉了揉袁妙的头发,笑道:
“都多大人了,还像个疯丫头一样。
你看看婉婉,多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还想找娘告状...
你哥哪次有好事没带着你?”
“哎呀,婉婉太闷了,整天跟着母亲学着管理袁府,多无聊啊。
还是跟着老哥玩有意思。
哥,你把我的头发弄乱了。”
小丫头拨弄两下头发,对袁耀道:
“老哥这次想要玩什么?
打猎还是摆宴席?”
“都不是,这次我要做一个更好玩的事情。
在寿春城召开一个武道大会,名为淮南第一武道大会。
选拔出淮南实力最强的武者,让他们加入袁府。”
“这么有意思?
比武,我最喜欢了!”
袁妙就喜欢看热闹。
在她看来,武者比斗可比书画展好看多了。
“可是...淮南最强武者不是纪灵将军吗?”
“那可未必。”
袁耀摇头笑道:
“淮南英才众多,这里面或许会有璞玉。”
“也是哦。
这么好玩的事,大哥一定要叫上我。”
“放心,这事都不用你哥说。
再过几天,整个淮南的人都会知晓。”
袁耀预料得丝毫不差,在第二笔资金到位之后,寿春城中央便开始搭建起巨大的比武台。
同时袁耀公子要举办淮南第一武道大会,选拔淮南武道人才之事,也传遍了周边数郡。
“听说了吗,袁公的公子袁耀,要在寿春举办比武大会,选拔武道高手!”
“早就知道了!
听说要是能在这次武道大会上夺魁,就会被袁耀公子收入袁府。
还有可能当将军!”
“竟然有这等好事?
当将军...那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资格吗?
比武获胜也能当?”
“袁公子说了,这次比武大会,只看实力,不看出身!
别说是平民百姓,就算是山贼草寇,有实力袁公子一样录取!”
“那太好了,我要报名...”
消息传遍淮南后,淮南各郡武者云集而至,都想在武道大会上一展身手。
天下的武者们习武,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袁氏虽然不是帝王,可他四世三公的名头,也不比帝王弱几分。
如果能被袁耀公子看上,入袁府为将,也算对得起自己这一身本领。
武道大会之事越传越广,就连前往丹阳寻周瑜的孙策,都知晓了此事。
孙策来到丹阳,见到了自己的好兄弟周瑜。
他上前一把握住了周瑜的手,激动道:
“公瑾!”
一袭白衣的周瑜也很激动,握紧孙策的手说道:
“伯符兄!
兄来寻我,可是要起兵前往江东了?”
“贤弟如何知晓?”
周瑜朗声笑道:
“我素知兄长胸怀大志,袁术亦非圣明之主。
兄长早晚要继孙坚将军之志,一统江东。
算算时间,此时也差不多了。
兄长可是要邀我同往,与兄共图大业?”
听周瑜这样问,孙策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本来是这么想的。
以玉玺向袁术换些兵马,再邀公瑾相助,共图江东。
可是...事情发生了一点变化,有些不太顺利...”
“哦?莫非袁术不愿拿借兵与兄?
不应该啊...
袁术此人野心甚大,见到玉玺,他能忍得住?”
“袁术倒是好说话。
这次的麻烦,主要是袁术的儿子袁耀!”
提到袁耀,孙策就忍不住血压上升,捏紧拳头道:
“这贼子,三番五次刁难于我,就是不肯借兵。
他竟然当着袁术的面,把玉玺摔了!
我又献出先父的几样宝物后,此贼还不满足。
竟然让我留亲眷为质!”
“公瑾你是知道的,吾母亲弟妹都在曲阿,哪有亲眷与他?”
周瑜思索片刻,沉吟道:
“听兄长说来,这袁耀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能抵抗玉玺诱惑之人,少之又少。”
“他不但对玉玺不屑一顾,听说最近还在寿春举办武道大会,意在招纳猛士。
种种迹象表明,袁耀之志恐怕不小。
他的能力,也远非其父袁术可比。”
听周瑜夸袁耀,孙策不屑道:
“袁耀小儿,不过是一个有几分小聪明的纨绔罢了。
他虽然比袁术那个庸肆之辈强,可淮南之地,毕竟容不得他做主。”
“待我横扫江东,成为江东霸主,袁耀就更不配当我的对手了。
只是...现在我想借兵脱身,还是不易啊。”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