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卫民白云的女频言情小说《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李卫民白云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推拿医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见一家子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兔子红烧还是清炖,李母杨翠花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吃吃吃,就知道吃,老大,把兔子都关起来,赶集的时候卖了换钱!”“啊,奶奶,卖两只好不好,咱自己吃一只?”“吃什么吃,有野鸡蛋还不够,吃什么兔子!”“哦......”几个侄子姪女瞬间就蔫了。李卫民的几个哥嫂也直吧嗒嘴。太缺肉了,馋啊!要说还是大孙子李文聪明:“奶奶,咱们不卖兔子,把它们养起来好不好?大兔子生小兔子,小兔子长大又生小兔子,以后咱们就有很多很多兔子吃......咳咳,卖啦!”杨翠花哼了一声:“说得容易,哪来那么多粮食喂它们,你天天放学拔兔草吗?”李武眼睛一亮:“奶奶,你让我吃一只兔子,我就天天拔兔子草!”最小的李兰也不甘落后:“奶奶,我不要一只,只要能...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李卫民白云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见一家子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兔子红烧还是清炖,李母杨翠花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吃吃吃,就知道吃,老大,把兔子都关起来,赶集的时候卖了换钱!”
“啊,奶奶,卖两只好不好,咱自己吃一只?”
“吃什么吃,有野鸡蛋还不够,吃什么兔子!”
“哦......”
几个侄子姪女瞬间就蔫了。
李卫民的几个哥嫂也直吧嗒嘴。
太缺肉了,馋啊!
要说还是大孙子李文聪明:
“奶奶,咱们不卖兔子,把它们养起来好不好?大兔子生小兔子,小兔子长大又生小兔子,以后咱们就有很多很多兔子吃......咳咳,卖啦!”
杨翠花哼了一声:“说得容易,哪来那么多粮食喂它们,你天天放学拔兔草吗?”
李武眼睛一亮:“奶奶,你让我吃一只兔子,我就天天拔兔子草!”
最小的李兰也不甘落后:“奶奶,我不要一只,只要能吃一条兔子腿,以后我拔草,好不好?”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公社时期不允许个人养殖。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最起码不够全面。
刚成立公社的时候,搞大食堂,社员同吃同劳动,自然对家庭养殖管理得比较严格。
别人都把鸡鸭贡献给大食堂了,你自己养着吃独食,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吧?
大食堂停办之后,政策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国家不但允许个人养殖家禽,而且鼓励多养,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
尤其是养猪,很多地方不但用麦麸之类作为补助,而且还多算工分。
甚至公家还提供小猪崽,只要长大之后卖给公家就行。
这些都有当时的报纸可查,千万不要听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道听途说!
农民可以养殖,自然也可以出售。
除了部分地方比较严格,只能卖给供销社或者收购站之外,很多地方的乡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一次集市。
老百姓可以把自己养的鸡鸭,竹筐和笸箩之类的工具,拿到集市上售卖,收入归自己所有。
当然,只能卖自己生产的,更不能低买高卖,那就成投机倒把了。
这就是当时真实的现状,必须说清楚,不然很多人可能就会认为小说的逻辑有问题,感觉不符合时代。
至于为什么没人大规模养殖,私人搞养殖场?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有限,没有那么多的饲料。
为了保证底层人民的生活,实现人人有饭吃的目标,粮食不允许倒买倒卖,只能用自己家的粮食养殖,牲畜多了根本就养不活!
在那些人少地多,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地方,因为分的粮食比较多,就可以多养一些家禽牲畜。
如果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老百姓分到的粮食比较少,养活自己都勉强,还拿什么搞养殖。
向阳大队是山村,田地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人口比较多,所以养猪的并不多,一般都只是养几只母鸡,用鸡蛋换点针头线脑,灯油盐巴之类。
看到几个孙子孙女希冀的眼神,李母的心软了:
“行行行,你们愿意养就养吧!不过,咱们丑话说到前头,咱家可没粮食喂它们,想要养兔子,你们自己拔草!”
“好!”
“太好啦!”
“奶奶你真好!”
“......”
见几个侄子姪女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李卫民哈哈一笑:“不行,这几只兔子必须吃掉,不能卖,也不能养!”
全体李家人:“......”
开玩笑,李卫民好容易重生一回,可不是给家里人找活干的。
本来干集体的农活,就已经够累了,再养兔子,养鸡鸭,甚至是养猪,把家人累个好歹怎么办?
经过今天尝试,李卫民已经确定,就凭着自己的透视能力,以后根本就不会缺吃的。
野兔,野鸡,野鸡蛋,还有蘑菇、木耳之类的山货,不能说要多少有多少,最起码也不会缺嘴。
随时可以去山里捡现成的,还养个锤子,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李老三是李家的宝贝,有李父李母罩着,谁敢捋虎须?
他说兔子要全都吃掉,那就必须统统吃掉。
其他人有意见可以,但必须保留!
杨翠花一听自己小儿子要吃兔子肉,立马就转变了立场:
“对,老三说得对,咱家的人就是缺乏营养,这几只兔子不卖了,也不养,全都杀了吃肉!”
大哥二哥:“......”
大嫂二嫂:“......”
侄子姪女:“......”
没人反对,反对也无效。
好吧,有兔子肉吃,傻瓜才反对!
老大慌着磨刀,大嫂慌着烧水。
老二抢着磨刀,二嫂抢着烧水。
几个侄子姪女负责流口水!
至于李卫民?
人家是最大的功臣,谁敢指使他干活?
......
听到隔壁热火朝天,白寡妇的鼻子险些没气歪。
姓李的,见老娘的闺女被人抓住了,故意恶心老娘是吧?
老娘不信,李老三回去之后,没有把打晕老娘闺女的事情说出来!
明知道老娘相中你们家的小王八蛋,还故意嚷嚷这么大声,这是给谁听呢?
哼,想给老娘上眼药,让老娘心里难受?
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
给老娘等着,早晚让你们李家人后悔!
白寡妇生气,她闺女白云更生气,气得险些动了胎气。
李老三,你个王八蛋!
姑奶奶脱光了,送到面前你都不要,到底哪里配不上你,让你这么作践?
哼,现在肯定躲在被窝里偷偷嘲笑姑奶奶吧?
让你笑,让你笑,早晚有你笑不出来的时候!
......
李卫民就算再重生一回,也想不到白寡妇母女会把自己恨到这种程度。
不就是没当接盘侠吗,母女俩哪来那么大怨念?
好吧,李卫民早就想到了,就是要让她们难受,不然怎么出胸中这口恶气。
“大嫂,二嫂,你们都歇着,兔子肉我来做!”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李卫民的嗓门那叫一个大,隔壁的白寡妇母女听得清清楚楚。
之前听说李卫民走狗屎运,抓了三只兔子,白家母女就已经嫉妒得不行了。
现在又听说这家伙竟然要吃兔子肉,白寡妇母女那叫一个抓狂。
混蛋,李老三要是成了自己家的女婿,这些兔子还不都是白家的,你们吃的都是我们家的肉啊!
李老三平时好吃懒做,难得下一回厨,家里人不但没有高兴,反而全都反对。
开玩笑,好容易才吃一回兔子,要是让他来做,那还能吃吗?
谁会相信,一个轻易不下厨的人能把饭做好,而且还是难得的兔子肉!
然而,李卫民仗着李父李母的宠爱,硬是把大嫂二嫂赶离了灶台!
李卫民知道让大嫂二嫂掌勺是什么结果,肯定是兔子肉往锅里一倒,加上清水开炖。
至于红烧兔肉,麻辣兔块,那是想都不要想。
轻易不吃一回兔肉,向阳大队的人没几个会做!
不要以为周围有山,村民就能经常吃到野味。
野生动物世世代代繁衍到现在,可不是任人宰割的傻瓜。
想在山里抓到它们,可能性不说微乎其微,但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信的可以去一些原始大山里试试,别说打猎,运气不好,甚至连根猎物的毛都找不着!
自然界优胜劣汰,如此残酷,野生动物要是那么好逮,早就灭绝了!
见李卫民抢着下厨,除了李父李母高兴之外,其他人全都默默无语两眼泪。
完了。
完蛋了!
好容易才吃一回兔子,这下很可能吃不成了!
让几乎没有做过饭的老三下厨,后果不用想也知道,肯定不是糊了,就是糊了,反正好吃不到哪儿去!
“娘,快去看看吧,老三放了很多油!”
“娘,放那么多油,咱们以后就没油吃啦!”
“娘......”
听两个儿媳妇嚷嚷得烦人,杨翠花把眼睛一瞪:
“都给我闭嘴,瞧你们那没出息的样子,不就是放点儿油吗,有什么大惊小怪......你们看清楚了没有,老三放了多少油?哎哟,小王八羔子,放那么多油干什么,心疼死老娘了......”
大嫂二嫂:“......”
时间不长,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从厨房里飘了出来。
兔肉和油脂在高温下产生化学反应,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让李家人全都进入了沉浸之中。
拼命抽动着鼻子,所有人都盯着厨房,不用看也能想到,兔肉现在到底是多么美味!
呼啦!
包括李母在内,李家人不顾李卫民地交待,把厨房围了个水泄不通。
小姪女李兰更是翘起脚尖,伸着脖子拼命瞅。
“小叔小叔,兔兔那么可爱,现在能吃了吗?”
......
李家人馋肉。
隔壁的白寡妇母女也好不到哪儿去。
昨天为了灌醉李卫民,特意杀了一只鸡,谁知,大部分都进了他的肚子,母女俩只吃了点边角料。
今天李家做兔肉,还做得这么香,自己母女却什么也捞不着,想起来就气不顺,气得浑身疼!
李卫民可不管白寡妇母女疼不疼,这辈子头一回做麻辣兔块,还略微有些小兴奋。
香喷喷的兔肉端上桌的时候,李家人早就把李卫民放了多少油抛到了脑后。
李母一高兴,居然连准备过年喝的散白都拿了出来,主动给李父倒了一杯!
李老大看着酒瓶,眼睛都在放光:“娘,给我也倒一杯呗?”
杨翠花一瞪眼:“去去去,小孩子家家,喝什么酒!”
李老大:“......”
李老二眼睛珠子转了转:“娘,给我倒一杯,我要祝贺老三本事大长!”
李母本能想拒绝,结果一听老二说话这么好听,当即就笑了:
“行,既然是为老三高兴,今天就让你喝一杯!”
李老大:“......”
“娘,我呢,我也替老三高兴啊?”
杨翠花继续瞪眼睛:“去去去,你那是替老三高兴吗?你是跟老二学的,不是真心!”
李老大:“......”
李卫民一边吃,一边给两个小姪女挑肉。
这时候很多地方都重男轻女,李家也不例外。
尽管李梅和李兰也能吃饱饭,但想和两个侄子有同等的待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穿衣总是捡破的,吃饭总是吃剩的。
前世瘫痪之后,两个姪女经常来照顾自己,李卫民怎么会不对她们好一点?
“小梅,别光啃骨头,来,吃兔腿!”
“小兰,你也吃腿,小叔专门给你们俩留的!”
大嫂:“......”
二嫂:“......”
两个嫂子惊讶得眼睛珠子都快飞出来了。
什么时候见过小叔子对自家闺女这么好过?
以往老三不是和家里人一样,也是重男轻女,对两个侄子好过两个姪女的吗,今天怎么转性了?
其实,李文和李武对李卫民上辈子也可以,受伤之后,也经常来看他。
不过,和两个姪女地细心照顾相比,两个侄子难免就要大大咧咧了一些。
毕竟是男的,在照顾人这方面,没有女孩子细心。
李卫民理解两个侄子的难处,老婆孩子,车代房代,压力那么大,自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自己。
不过,理解归理解,从感情的角度出发,当然要偏向照顾自己更多的两个姪女。
何况,两个姪女上辈子过得那么苦,自己现在给她们一些补偿,有什么大不了的!
照顾完两个姪女,李卫民又开始给李父李母夹肉:
“爹,娘,你们俩吃这个,这是兔腰,肉比较软和,好嚼!”
夹了两块之后,李卫民意识到了什么,立马就不吭声了。
一个没注意,表现得又似乎过了。
老爹老娘,大嫂二嫂,看自己的眼神已经不对了。
肯定是觉得自己不正常了啊!
算了,慢慢改变,不急于一时。
吃。
我吃。
我吃吃吃吃吃!
李卫民又恢复了以往的作风,自顾自地埋头大吃起来。
说是猛吃,其实兔肉只盛了一半。
三只兔子,加起来差不多十五六斤。
去皮,去内脏,去骨,光是净肉,至少也有七八斤。
李家人就算再馋,也不可能一顿就统统吃光。
平时很少吃肉,一下子吃得太多,很容易吃出问题。
很快,李卫民就吃饱了。
“你们慢慢吃,我出去消化消化!”
说完,李卫民就抓了两块兔肉,看样子是准备一边啃一边溜达。
正在大快朵颐的李家人不知道,李卫民这时候已经踩着凳子,脑瓜子超过了和隔壁的院墙!
李卫民改变主意了,本来想给两个丫头弄点儿甜食,现在看她们对鸡蛋面如此向往,准备满足她们的心愿。
“好,咱们现在就去找鸡蛋,晚上就给你们做鸡蛋面!”
两个小丫头高兴地直蹦:“太好啦,我们也要像毛爷爷一样,吃鸡蛋面啦!”
李卫民:“......”
徒手抓野鸡有难度,想要找几个野鸡蛋还是比较容易的。
李卫民用眼睛一扫,很快就锁定了目标。
一个高坡上,李梅和李兰看着灌木丛里简陋的野鸡窝,确切地说是看着野鸡窝里的几枚野鸡蛋,口水差一点儿流出来。
“小叔,你真厉害!”
这次进山,两个丫头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同样的话。
没有上过学,不会什么精妙的语言,这就是对她们小叔发自肺腑地称赞!
李卫民哈哈一笑:“赶快行动,咱们还要去下一家拜访!”
两个姪女一听还有,立马拨开灌木,把几枚野鸡蛋捡了起来。
就这样,李卫民带着两个姪女,一共找到三窝野鸡蛋,拢共十五六枚!
看了看天色,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两个丫头年纪小,时间长了顶不住。
“走,打道回府!”
李梅眼睛一亮:“小叔,你说打倒谁?”
李卫民:“......”
“谁也不打倒,咱们回家!”
“哦......”
一听要回家,两个姪女立马又蔫了。
可惜,这次她们小叔好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用野菜把背篓里的野鸡蛋一盖,大步流星向山下走去!
......
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巧,李卫民回村,正好遇到一帮下工回家的村民。
看见很少干活的李老三,背着背篓从山上下来,立刻就有几个村民笑了起来:
“卫民,是不是又上山采毒蘑菇了啊?”
“哈哈,卫民过来,让婶子瞧瞧,今天采了多少毒蘑菇!”
“小梅,小兰,你们两个丫头胆子真大,敢跟着你们小叔进山,也不怕他把你们卖了,哈哈!”
“......”
李卫民挠挠头,自己的形象有这么不堪吗!
李卫民两世为人,涵养不错,被人取笑可以暂时不生气,但他的两个姪女不行。
这两天,小叔带来的都是震撼,在两个小丫头的心目中,早就把过去那个好吃懒做的坏小叔给忘了,代之的是一个能挖爬蚱,能逮兔子,无所不能,非常厉害的小叔!
小孩子对大人的崇拜,来得就是这么简单。
小小年纪,她们可分不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嘲笑。
见大家嘲笑自己崇拜的小叔,两个小丫头立马就不乐意了:
“哼,我小叔可厉害了,一个毒蘑菇也没采!”
“哼,我小叔连兔子都能逮,比你们厉害得多!”
“哼,我小叔还能找野鸡蛋!”
“对对对,我小叔连毛爷爷吃的鸡蛋面都会做!”
“......”
一众村民面面相觑,谁也不相信。
可是,看两个小丫头的样子,又似乎不像是撒谎。
唰唰唰......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李卫民背的麻袋上。
“卫民,你真逮到兔子了?”
“卫民,麻袋里是什么好东西?”
“......”
李卫民压根就没有叮嘱两个姪女要保密,因为根本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也保不了密!
越缺什么,对什么的味道就越敏感。
向阳村就这么大,家里煮肉,小半个村子的人都能闻见,根本就瞒不住!
何况,李卫民压根就没打算隐瞒。
虽然低调是王道,但也不能过分低调,适当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才能让某些宵小之辈对你敬而远之。
农村人,朴实的固然很多,品质恶劣的也不少,如果太过低调,就会有某些欺软怕硬的家伙,总想从你身上占点儿便宜!
李卫民活了两辈子,这种道理怎么可能不明白,他就是要改变村民对自己的固有印象,让别人知道,李家三兄弟不是好惹的,想打自家的主意,仔细掂量掂量再说!
有本事的人不单是武力强,能让家人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就像那些小混混,一般不会欺负学霸一样。
学霸不见得打架就厉害,学习好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事。
像李卫民以前那样,好吃懒做,身为一个农民,却基本不会干农活,谁会把他放在眼里?
没人看得起,就算挨了欺负,吃了大亏,村干部也会偏向对方,让你干生气没辙!
李卫民就是要适当地展现能力,让家人在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不会被那些图谋不轨的家伙惦记!
于是,李卫民大大方方地打开麻袋,让大家看个清楚:
“哈哈,今天运气好,掏了个兔子窝,晚上大家去家喝酒啊?”
“啧啧......”
看到几只肥硕的兔子,一众村民那叫一个羡慕:
“哈哈,卫民你真厉害,我经常进山,连一次兔子窝也没找到过!”
“上次我好容易发现一个兔子窝,谁知没把洞口找全,刚挖了不一会儿,兔子就从另外的洞口跑掉了!”
“卫民,我能用粮食换你的兔子吗?”
“......”
大家感兴趣的是李卫民的兔子,至于他说的去家里喝酒,没人当真。
这年头大家普遍缺吃的,谁好意思两个膀子扛个脑袋,空着手跑到别人家里吃喝。
当然,真要是想吃李卫民的兔肉,也不是不能去。
既然李卫民主动邀请在先,只要舍得买一瓶酒,或者带价值差不多的下酒菜,就可以去了。
可惜,就算再馋,不年不节的,也不舍得买酒喝啊!
见大家都夸奖自己小叔,李梅和李兰那叫一个与有荣焉,小胸脯高高挺着,看得李卫民直想乐!
没办法,好容易重生一回,看到家人开心,李卫民也止不住地开心。
在一众村民羡慕嫉妒的议论声中,李卫民走进了家门。
也不知道是谁嘴快,李家人已经听说了。
刚进门,背上的麻袋就被大嫂接了过去。
二嫂拿走了李卫民肩上的铁锹。
两个侄子上蹿下跳,围着装兔子的麻袋连蹦带跳:
“兔子,我要看兔子!”
“兔子有什么好看的,我要吃兔子!”
“兔子,你再进山逮小叔,带上我好不好?”
李卫民:“......”
在白寡妇反应过来之前,李卫民爬上墙头,翻进了隔壁的院子。
隔壁就是自己家,家里没人,可能是都去上工了。
回头再看隔壁,白寡妇和她喊来的帮手全都傻眼。
白云和大队长的小儿子吴小山,伸胳膊撂腿,全都光着屁股睡在床上,要多好看......咳咳,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好半晌,白寡妇才算反应过来,连忙冲过去,给自己闺女盖上被子。
“看,都看什么看,还不赶紧......赶紧......”
赶紧了半天,白寡妇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
本来是想拿捏李卫民的,没想到换成了大队长的儿子。
按说,吴小山就算长得磕碜了一些,毕竟是大队长的儿子,自家闺女嫁给他,也并不比嫁给李卫民差。
可是,吴小山这个小王八蛋,他......他他已经结婚了啊!
还不等白寡妇想好怎么办,她的三个哥哥就冲了上来,从床上揪起吴小山,乒乓二五就是一顿胖揍:
“小畜生,竟敢祸害我们白家的闺女,今天非把你的腿打折不可!”
白寡妇叫白四娘,兄妹四人,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
老白头从小疼闺女,当眼珠子护着。
长大后不舍得让闺女离家,干脆给她找了个上门女婿。
因此,白寡妇的女儿跟着白家姓白,管她三个哥哥不叫舅,而是喊大伯、二伯、三伯。
吴小山疼醒了,一睁眼,就发现一帮人正在围殴自己。
可惜,连什么状况都没弄明白,就又一次被打晕了!
白寡妇家动静这么大,很快就有好事者跑去通知了生产队长吴彪。
吴彪一听,怎么着,白家人居然正在痛打自己的小儿子,这还得了,来人,召集吴家人,找白家算账!
很快,一帮吴家人就冲进了白家。
一看到自己鼻青脸肿的小儿子,吴彪二话不说,带人就和白家人打了起来!
向阳大队,原来叫黄家村,村里都是一个黄姓人家的田地。
日伪政府倒台的时候,黄地主害怕被清算,卷着金银细软跑路了。
后来土改的时候,新政府把村里的田地分配给了原来给黄家干活的佃户和长工。
因此,向阳大队的人姓氏很杂,和很多由家族组成的同姓村不一样。
姓氏一杂,就不容易抱团,向阳大队并没有太过强势的村霸。
白家哥仨,对上吴家哥四个,再加上各自的子侄,以及一帮亲朋好友,这一场混战打得,简直就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动静这么大,白云终于醒了。
弄明白大致情况之后,当即就傻了脸。
吴小山不但结了婚,还长得磕碜,和李卫民的长相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白云心高气傲,掐着半拉眼睛也看不上。
一想到自己这么好看的身子,竟然被这样一个畜生给拱了,白云就悲从中起,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后悔,白云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会这样,自己算计李卫民干什么,好好和他商量多好啊!
......
李卫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来透视功能并不能无限使用,时间长了眼睛受不了。
不过,闹剧也看得差不多了,两家人打得头破血流,如果不是洪书记带人赶来阻止,很可能就要出人命!
最后,在洪书记地调和下,白吴两家好像达成了什么共识。
可惜的是,李卫民只能看到双方的嘴在动,距离太远,并不能听到他们说的是什么。
没关系,向阳大队没有秘密,相信很快就能知道结果。
看来以后要学学唇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殊能力。
李卫民不但看了隔壁的一场闹剧,还大致试验了一下自己眼睛的功能。
在没有障碍物的前提下,眼神至少是原来的十倍。
如果有东西挡着,视线就会大幅缩短,最多能看穿地下百八十米,再远,眼睛就受不了了。
不过,李卫民已经很满足了。
不但能重活一辈子,还拥有了金手指,如果还不知足,那也太贪心了!
也不知道是用眼过度,还是重生后遗症,一阵疲惫传来,李卫民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
“小叔,小叔,吃饭了!”
一阵稚嫩的呼唤由远及近,把李卫民的意识从沉睡中拉了回来。
睁开惺忪的双眼,一个五六岁的黄毛丫头出现在面前。
“小......兰?”
如果李卫民没有认错的话,小丫头是自己二哥的小女儿,也是自己的小姪女——李兰!
衣服补丁摞着补丁,浑身上下没有几两肉,一看就知道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可见小丫头平时生活的有多苦。
关于小姪女的记忆,从脑海深处涌了出来:
上辈子,小丫头不但从小受苦,长大了也没好到哪儿去。
男人四十来岁就出了车祸,李兰独自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不但生活困苦,和婆家也是一地鸡毛!
见小叔直勾勾看着自己,小丫头有些害怕。
自己这个小叔可不好惹,一生气就打人!
“小......小叔,吃......吃饭了!”
想起前世最后几年,小姪女经常照顾自己,李卫民不由一阵悸动,伸手就把她搂进了怀里!
小丫头吓坏了,小叔坏得很,不但经常骂人,还抢自己的好吃的,今天没得罪他啊,干嘛又要打自己?
“小......小叔,我不敢了,别打我......呜,呜呜......”
李卫民:“......”
见小丫头吓得直哆嗦,李卫民一脑门子黑线,自己有这么可怕吗?
呃,好像自己还真就这么可怕!
最起码,在两个侄子和两个姪女心目中,自己好像还是挺可怕的!
......
李父李母一共生了五个孩子,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三个,有两个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
李卫民的大哥叫李卫国,今年30岁。
二哥叫李卫东,今年28岁。
再往下的老三、老四都没成,只有最小的李卫民活了下来。
因此,李卫民和大哥整整相差了十二岁,和二哥相差了十岁。
可能因为上面两个哥哥都夭折的缘故,李父和李母对李卫民不是一般得偏爱。
从小到大,无论什么好东西,统统都是他的,两个哥哥只有看着的份儿!
不但两个哥哥要让着李卫民,就连他们娶的媳妇,生的孩子,统统都要让着李卫民。
时间一长,娇生惯养的李卫民就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毛病,家务活几乎不干,田里的活也几乎不干!
最后还着了隔壁白寡妇母女的道,生生把一个搅家精娶进了门!
白寡妇母女之所以相中李卫民,主要就是冲着他在李家的地位。
刚进门的时候,白云伪装得不要太好,把李家人全都哄得团团转!
李卫民在一块大石头旁边停了下来。
拨开石头旁边的草丛,一个洞口露了出来。
“啊?”
大姪女李梅一声惊呼:“小叔,这是兔子洞?”
一听是兔子洞,二姪女李兰顿时就来了精神:
“小叔,咱们只带了一把铁锹,怎么挖啊?”
李卫民嘿嘿一笑:“不用挖,小兰,把你的背篓扣在上面,坐上去等着!”
“坐......上去?”
尽管一头雾水,李兰还是乖乖听话,取下自己的小背篓扣了上去。
李卫民带着李梅,走到不远处的一片灌木丛后面,另一个兔子洞出现在眼前:
“小梅,你用麻袋罩着洞口,不要乱动!”
“哦哦......”
李梅已经震惊得不知道说什么了,万没想到,小叔这么厉害,居然能找到兔子洞!
李卫民又往旁边走了走,在第三个兔子洞口停了下来。
这个兔子窝,一共有三个洞口,而且相距不算太远。
很多人认为,挖洞是兔子的本能。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会挖洞。
兔科共有40多种兔子,根据生态习性,大致分为会挖洞的穴兔和不会挖洞的野兔两种。
有些野生的兔子是不挖洞的,它们依靠快速的奔跑速度摆脱天敌。
以李卫民现在的本事,想要徒手抓住擅长奔跑的野兔,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仗着眼睛的特殊能力,欺负欺负住在洞穴里的兔子。
把洞里的兔子赶出来不要太简单,难的是如何找到兔子洞,李卫民偏偏擅长这个,找谁说理去!
揪几把枯草放在洞口,用带来的火柴点着,李卫民用麻袋当扇子,把烟往洞里扇。
很快,李卫民就看到洞里的两只兔子有了反应。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两只兔子没有跑一条路,而是分别逃往李梅和李兰把守的洞口。
“小兰,别动,有兔子过去了!”
“小梅注意,你那里也过去了一只!”
李兰才六岁,还是头一回抓兔子,紧张的小脸红扑扑的,汗都下来了!
李梅尽管快九岁了,也从来没抓过兔子,两只小手按着麻袋还不放心,干脆连两只脚也用上了!
看到两个姪女的动作,李卫民笑了,看来经常干活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两个小丫头的动手能力还是挺强的。
片刻后,李兰感觉屁股下面的竹篓一震,隔着缝隙往里一看,当即就惊呼起来:“小叔,抓到了,我抓到兔子啦!”
几乎与此同时,李梅也惊呼起来:“哎呀,小叔快来,这只兔子力气很大,我快按不住它啦!”
李卫民老神在在,熄灭了面前的烟火,根本就不担心兔子会跑掉。
快九岁的丫头,要是还能让一只钻进麻袋的兔子逃脱,平时的活就白干了。
这年头的小孩子,很多五六岁就会烧火、做饭干家务,甚至还能干农活你敢信?
等两只兔子蹦跶一阵,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李卫民这才从竹篓下面把兔子掏了出来,用麻绳绑住四只脚,扔进麻袋。
如法炮制,李梅麻袋里的兔子也步了同伴的后尘。
在两个姪女崇拜的目光中,李卫民豪气干云地挥了挥手:“走,继续!”
能透视地下百米,想要找几个兔子洞不要太简单。
这时候的农药还没有大规模泛滥,野生的兔子多的是。
时间不长,李卫民就又找到了一个兔子窝。
这次更简单,只有两个洞口。
李卫民让两个姪女共同把守一个洞口,自己去另一个洞口放烟。
......
“小叔,我们抓到啦!”
有了上次的经验,两个姪女老练了很多,在李卫民没有提醒的情况下,没有给兔子任何逃脱的机会。
让两个小丫头失望的是,洞里只有一只兔子,没有上一次过瘾。
“行了,逮兔子的活动到此为止,咱们现在去采蘑菇,挖野菜!”
“哦......”
两个姪女蔫头耷脑,兴致缺缺。
不说兔子肉有多好吃,单是捕捉过程,就足以让两个小丫头激动不已,挖野菜有什么意思!
不是李卫民偷懒,更不是害怕累着两个小丫头,之所以不再继续抓兔子,主要是适可而止。
现在是公社时期,向阳大队的一草一木,山上的所有物产,甚至就连河里的小鱼小虾,理论上全都归集体所有,不属于任何个人!
不过,乡里乡亲,一般执行得并没有那么严格。
如果有人在河里摸几条小鱼,捉几只螃蟹,在山上砍几捆柴火,甚至偶尔逮一只兔子,两只山鸡,几乎没人会上纲上线,非让你把东西交给集体。
当然,仅限于小打小闹,规模大了不行。
下网捞鱼,大量狩猎,肯定不行。
性质之恶劣,和疯狂往自己家搬运集体的粮食几乎没有区别!
以李家在村里的地位,李卫民今天进山逮了三只兔子,已经差不多了,再多就会有人说三道四。
有了透视能力,李卫民估计会经常进山淘换山货,细水长流慢慢来,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出乎两个小丫头的意料,小叔不但找兔子洞厉害,找蘑菇和野菜的本事也是一流。
往东一指,那边可能有蘑菇!
往西一指,那边估计有野菜!
往南一指,那边好像有木耳!
......
按照小叔指的方向,过去一看,必定就有收获,而且收获很多!
“小叔,你真厉害,比奶奶找野菜的本事还强!”
“小叔,能教教我怎么找蘑菇吗?”
“小叔,你什么时候认识毒蘑菇的?”
李卫民:“......”
丫头片子,咱以后能不再提毒蘑菇这一茬吗?
“小叔快看,那边有一只大野鸡!”
李卫民早就看见对面山头有野鸡,只是没有去抓。
一是懒得跑,二主要还是不想太招摇。
不过,既然两个姪女高兴,那就再让她们更高兴一些。
野鸡抓回去容易让人嫉妒,那就弄点儿不容易招人恨的东西。
“走,你们跟我来,小叔给你们弄点儿比野鸡还好吃的东西!”
“比野鸡还好吃?”
一听有好吃的,两个姪女的眼睛比星星还亮:
“小叔,是什么啊?”
“我知道,肯定是鸡蛋面!小叔,毛爷爷是不是就经常吃鸡蛋面啊?”
李卫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