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后续》,由网络作家“胜者即是正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洪武二十六年,北平。“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燕王府膳堂内,有一道说话声滔滔不绝,尽显快意。“昔年苏秦,拉拢六国而攻秦。”“然六国心怀鬼胎,兵至函谷关,皆裹足不前。”“遂使秦国日渐庞大,终将其各个击破。”“......”酒桌上,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正肆意聊着秦国的发家史。几杯酒水下肚,青年脸上有了些许微醺,浑身散发着一种超然洒脱的气质,浑然一副豪放的文人墨客作态。不过可惜的是,他虽有才,却眼神空洞,显然已经双目失明了。年轻人名叫韩辰,是一名历史系的教授。原本,他并没有双目失明。可在一次乡村支教的过程中,他乘坐的大巴失控跌落山涧了。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已...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后续》精彩片段
洪武二十六年,北平。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燕王府膳堂内,有一道说话声滔滔不绝,尽显快意。
“昔年苏秦,拉拢六国而攻秦。”
“然六国心怀鬼胎,兵至函谷关,皆裹足不前。”
“遂使秦国日渐庞大,终将其各个击破。”
“......”
酒桌上,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正肆意聊着秦国的发家史。
几杯酒水下肚,青年脸上有了些许微醺,浑身散发着一种超然洒脱的气质,浑然一副豪放的文人墨客作态。
不过可惜的是,他虽有才,却眼神空洞,显然已经双目失明了。
年轻人名叫韩辰,是一名历史系的教授。
原本,他并没有双目失明。
可在一次乡村支教的过程中,他乘坐的大巴失控跌落山涧了。
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已然双目失明。
并且来到了一个相对闭塞的小镇。
镇上没有水电气,吃水要去河里挑,天黑了就点灯笼蜡烛,做饭也是劈柴生火。
镇上的人不学习数理化,却尊崇孔孟之道,儒家学说,似是一副现代版的桃花源。
好在镇上有一位燕姓男子,家里是做买卖的。
其为人豪爽,乐善好施,约莫三十来岁。
见韩辰如此遭遇,又双目失明,与其交谈几番后,索性让他暂替自己看管酒馆。
为了报答救命之恩,韩辰便也答应了下来。
而他也不负所望,不仅酿的一手好的蒸馏酒,还说的一手好书。
酒馆的生意愈加红火,门庭若市。
“韩先生,赶快赶快,给哥几个再说一个!”
“对对对,咱的酒还没喝尽兴呢!”
“兄弟们也不差酒钱,你就多说点呗!”
一群酒客跟着起哄,想让韩辰给他们多聊些前朝往事。
可韩辰却是笑着摆了摆手,自顾自的喝起酒来。
无奈,这群酒客只好在一片唏嘘中,相继离开了。
说书说到一半,吊起酒客们的胃口。
这对于韩辰来讲,或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若是让其他酒馆老板看见这一幕,得吓个半死。
原因无他,因为这些酒客,竟是清一色的燕王府死士!
他们身穿墨色软甲,腰间佩剑。
虽然言行举止伪装的与常人无异,可身上散发的杀伐铁血气息,却是无法掩盖的。
而这里,也并非什么镇上的小酒馆,而是大明洪武朝的燕王府膳堂!
不过,韩辰双目失明,自然不知道这些。
在他的内心世界,这里是一处相对封建的小镇,自己也只是在替一名商贾人家看店而已。
而种种离奇巧合的促使人,也正是接下来进入酒馆的燕王朱棣。
自从上次与韩辰碰面,朱棣就深知此人不简单。
一番简单的交谈,发觉对方虽饱腹经纶,却不太推崇孔孟之道。
反而更加注重算学以及他口中所谓的自然科学。
这些知识,从韩辰口中说出,是朱棣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为检验其真假,朱棣这才精心设了这场局中局。
而韩辰也不负所望,他的算学确实超乎人想象。
就在前不久,朱棣为了试探他,故意让十名下人吃了酒同时结账。
谁知,韩辰连算盘都不用,仅仅心算,便把每人每桌的酒钱,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谁要找多少两银子,又要收谁多少钱,几乎是瞬间就算了出来。
如此恐怖的算学之术,恐怕国子监的那帮学士也做不到吧?
至此,朱棣是真的服气这个瞎眼青年了。
虽然,他并不太清楚算学的作用,但他知道,韩辰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样的人,留在燕王府内,无异于是如虎添翼,这对他今后的谋划,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众人纷纷散去后,朱棣这才带着张玉缓缓走进了膳堂。
“韩先生,可还为我留有好酒?”
听到是老东家来了,韩辰连忙起身相迎。
“燕兄稍等,我这就给你取些好酒来,今儿让你喝个高兴。”
韩辰在这膳堂内,也待了些时日了。
对于这里面的一草一物,他都了如指掌。
此刻,他轻车熟路的来到后厨,替朱棣打了二两酒,炒了几盘小菜。
不一会儿的功夫,酒菜便端上了桌。
“嗯,不错,好酒配好菜。”
这些菜肴,色泽亮丽,香味诱人,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开。
朱棣当场就拿起筷子,夹了块铁板豆腐,不顾有些烫嘴的吃了起来。
“我说韩先生,你不仅学识渊博,这做菜的手艺也是一流啊。”
朱棣一边吃一边嘴里含糊着说道。
对于别人的夸赞,韩辰自然是摆摆手,不想张扬。
现在,他只想脑海中的系统,能给他抽取一个治好眼睛的药物,还他一个光明的世界。
“韩先生,来和我们坐着聊聊天吧,人多喝酒才有意思。”
对于朱棣的提议,韩辰没有拒绝。
毕竟,他自己也挺无聊的,找个人吹吹牛也是好的。
反正他知识面广,聊什么都能包自己这位老东家满意。
韩辰随手拉了张凳子坐下,问道:
“燕兄想聊些什么,我知道的都可以说说。”
朱棣和张玉对视一眼,露出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
“韩先生,我想聊点有意思的,想听听你的看法。”
韩辰双目空洞的望着门外,点了点头。
“有意思的?二位说来听听。”
朱棣轻咳一声,道:
“韩先生,你觉得洪武爷的大位,传谁才是最好?”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13。”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7。”
“当前声望值已达100点,是否抽取一次奖励?”
韩辰眉毛微挑,略有些诧异。
自从上次被救之后,他就觉醒了一个靠说书攒取声望值的系统,然后再利用声望值抽取奖励。
以往那些酒客听了书,声望值都是一两点,三四点的涨。
可这次,燕兄和张兄的声望值,竟高达7点和13点之多!
韩辰虽感觉奇怪,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下在心头默念了句是。
“叮!幸运转盘开始启动。”
随着系统声响起,韩辰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大的圆盘。
圆盘上,显示着各式各样的丰厚奖励。
当指针快速旋转后,并落到其中一块奖励区域的时候,系统声再次响起。
“叮!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十公斤番薯。”
啪嗒啪嗒啪嗒!
系统声刚落下,后厨便响起了番薯滚落的声音。
动静一直持续了好一会儿,才结束。
若此刻店里有人,一定会觉得他韩辰会妖术!
韩辰来到后厨,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番薯,掂量了一下。
重量十足,个头是个顶个的大。
“抽个什么玩意儿不好,非要抽个满大街都是的番薯。”
“要是能抽个治疗眼睛的药水,那该多好。”
韩辰象征性的扇了自己一巴掌。
毕竟,在他的视角下,番薯这玩意儿不就是满大街都是吗?
现代社会,还有什么地方,是没有这个高产作物的?
“罢了,珍爱粮食,人人有责。十公斤,也够吃好几天的了,可不能浪费了。”
说着,韩辰就开始在后厨大刀阔斧的研究起新的食材来。
......
......
燕王府,客房内。
这是一间普通的客房,装潢也十分简单。
除了床榻,饭桌外,只有普通的日常用物。
不过有一点不同,饭桌上摆放着一尊佛陀雕像。
一位身着黑衣的僧人,静坐于雕像前,闭目捏转佛珠。
忽然。
砰!
门被一脚踹开,朱棣愠怒着走了进来。
不过在见到眼前这位高僧后,他还是强压着火气说道:
“大师,你为何要欺骗本王!”
姚广孝缓缓停下手中的佛珠,随后睁开了眼。
“燕王殿下,贫僧何时欺骗过你?”
“你说要赠本王一顶白帽,是也不是?”
“是。”姚广孝缓缓作揖。
见对方承认,朱棣便把刚才韩辰所说的那番话,一一道了出来。
啪嗒!
姚广孝手中佛珠应声掉在地上,他原本平静的脸色顿时挂满了震撼。
“殿下,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朱棣的水平,姚广孝还是很清楚的。
这根本就不是他能说出来的话!
以史为鉴,推断后世发展,此乃推算国运之根本。
这等手段,连他姚广孝都很难做到,只擅长武略的朱棣,自然更不用说了。
“是一个瞎眼青年告诉本王的。”朱棣毫不隐瞒道。
“哦?竟是一青年?他现在人在哪儿,绝对要留住此人!”
一向十分淡定的姚广孝,此时也显得极不平静。
毫无疑问,一个能看破洪武帝心思,且能推断后世发展的人,定然是一个旷世奇才!
况且,此人还十分年轻。
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谋士,青史留名!
这种人必须留住,哪怕是想尽一切办法!
朱棣还是第一次见姚广孝如此重视一人,于是赶忙说道:
“大师放心,此人早已被本王控制了。”
“是吗,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姚广孝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问道:“那他现在人在哪儿?”
“正在燕王府膳堂做菜。”
“什么?!”
姚广孝一听,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
居然让这么一尊大才,去膳堂做饭做菜?这燕王脑子没坏吧?
“燕王殿下,你糊涂啊,你怎能让这样的人烧饭做菜!”
见对方又开始急了,朱棣索性将韩辰的事娓娓道来。
听完后,姚广孝这才松了口气,逐渐有些能理解了。
“好了大师,现在轮到本王问你话了。”朱棣眼神一凛,说道:
“如今韩先生推断本王坐不上这张龙椅,你确定还要赠予本王一顶白帽子?”
姚广孝轻轻作揖道:“阿弥陀佛,朝堂争斗虽不是贫僧长处,但贫僧面相功夫却是一流。”
“燕王殿下你气宇轩昂,英武不凡,日后定然是九五之尊。”
“韩先生说的那些话固然没错,但人无完人,他才二十岁出头,不可能做到算无遗策的地步。”
听到这番解释,朱棣长悬着的心,这才缓缓松了下来。
只是,前脚才松口气,后脚就有一名燕王府探子小跑进来了。
“禀燕王殿下,应天府那边传来消息。”
“即日起,陛下重设监国一职,朝中大小事务,全权由皇太孙朱允炆处理!”
朱棣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身形止不住往后倒。
幸亏探子手疾眼快,连忙上前将其扶住。
至于姚广孝,更是神色错愕,嘴上不断喃喃自语:
“不可能,贫僧怎么可能算错.....”
废话,野外的水哪里能够随便喝得,搞不好,那是会中毒的。
粮草水源,这就决定了难以远征的原因。
“也不尽然。人家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六天之内,转战千里,不也打赢了,主要是快,要速战速决。”
韩辰想起了河西之战。
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就打得非常好,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战例。
“霍去病当年,只率了一万骑兵,昼伏夜出,打得又快,匈奴跟扩廓可是不一样的,这敌军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朱棣摇了摇头,他还仔细研究过河西之战,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那是难以实行的。
首先,他们就不可能只出动一万骑兵,这么点人,去打北元,深入敌境,那就是去找死的。
而且,他们本身骑兵也不多。
这个风险那是太大了,朱棣可不愿意冒的。
“战争是允许假设的,不试一试,谁知道能不能行,至于扩廓,我认为不能速战速决,可以步步为营,铸城为战。”
韩辰说道,他不能以现在的条件,去衡量古时候的战争,要用古代的条件,去衡量。
“铸城为战?”
朱棣傻眼,这又是什么新奇的招数。
“隔几十里路,修建一座城池,进行屯兵,也不用修太大了,成个堡垒就行,扩廓骑兵,应该也不善于攻城的,如此这般,持续往复,就可以压缩扩廓的生存空间,从而起到持续削弱的效果。”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棣无语,这真是一个馊主意,哪里有那么多钱来铸城,哪里又有那么多兵?
看来,这位韩先生,在兵法上,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先生,能不能解决干粮的问题?”
朱棣询问,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行。
“不能,以古代的条件,必须人力押送粮草才行,随身携带粮草,打个几天还行,打久了不成。”
韩辰摇了摇头。
这一个人能带多少啊!能带一百个干饼子啊!放在身上也不方便啊!影响打仗。
如果这样能行的话,那也就不用押运粮草了。
朱棣无奈,看样子,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灭北元,建立不世之功,也就成了镜中月,水中花了。
“就不叨扰先生了。”
朱棣起身离去。
外面是天寒地冻的,天气越发冷了。
这该死的地方?怎么会那么冷,还是非洲吗?韩辰不由吐槽。
他穿得是棉衣,都穿了两件,仍然感觉到冷,想弄件羽绒服吧!没有。
可想而知,这个地方那是有多么落后了。
尽管粮草的问题很难解决,但朱棣仍然决定,出兵打击北元,好有借口,向朝堂要银子。
有了银子,才能扩充军备。
一方面,朱棣整军备战,另外一方面,上奏朝堂,要求拨款钱粮。
打北元,是正事,没有拒绝的理由。
应天府,奉天殿内,朱允炆在批阅奏折,他现在监国,也是为了以后登基做准备。
朱元璋有心培养他,完全防守。
当接到朱棣上书的时候,朱允炆就眉头一皱,又要打仗,这些年,也拨了不少银子给燕地,可是结果呢,北元还不是生龙活虎。
“子澄啊!四叔又来要银子了,他每年都来要,年年如此,当我国库是他的了。”
朱允炆很不满,目光看向身侧一人。
他向来讲究与民生息,不愿意轻易动干戈。
“殿下,可以置之不理,这些边王,要银子的,应该一概不给,以防其坐大。”
黄子澄现任太寺常卿,是洪武十八年,进士出身,深得朱允炆的宠信。
“有了银子,他们就可以扩军,长此以往,可奈何?而今有陛下镇着,他们自然不敢乱来,一旦陛下百年之后,殿下登基,他们还能将殿下放在眼里吗?”
黄子澄拱了拱手。
朱允炆默然,那些都是叔叔辈,他可是晚辈,岂能轻易压住。
“那就听你的,不给。”
朱允炆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他也不准备告诉皇爷爷。
当朱棣接到朝堂发来的折子的时候,气得直接把折子给撕了。
“本王不过要十万两银子而已,居然说户部空虚,真当本王是三岁小儿不成。”
朱棣脸色阴沉,气急败坏。
这几年,那也是风调雨顺,户部怎么会没钱,分明就是不愿意给。
“定然是那朱允炆的主意,而今,他监国,奏折都得经由他手,如果是陛下亲眼所见,断然不会如此。”
张玉不假思索的说道。
朱棣当然也清楚,他那个父皇,只要是打仗的话,是愿意给银子的。
“今年不给,那明年呢,以后是不是都不给了。”
朱棣愤恨。
“只要是朱允炆监国,恐怕很难拿到银子了。”
张玉摇了摇头。
“他这不是将我往绝路上逼吗?”
朱棣握紧了拳头。
不给,他也无可奈何。
当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提着剑,在皇宫里寻找朱允炆。
而找到的时候,朱元璋也在。
朱元璋板着一张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侍卫当即将朱棣给拿下。
只见朱元璋摆了摆手,朱棣就被侍卫给拖了出去。
猛然间,朱棣醒了过来,全身已是冷汗淋漓。
他再也睡不着了,第二天魂不守舍,来找韩辰解惑。
“你说你做梦,梦见你被父亲给宰了。”
韩辰诧异,这是一个什么梦啊!
“我梦见,我成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四公子,我想要得到家主之位,而要继承家主之位的,是我大哥的儿子,我要杀了他,可是老爷子还在,我该怎么办呢?”
朱棣神色不安。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你肯定是神经衰弱,所以乱做梦,一个梦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燕兄也不要耿耿于怀。”
韩辰撇了撇嘴,当他是算命的啊!还能给解梦的。
“这个梦境很是真实,让我身临其境。”
“先生,如果我要继承家主之位,应该怎么办呢?”
朱棣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韩辰。
“你应该等老爷子死后,再做打算,先隐忍下来。”
韩辰想了一下,然后回答。
“如果我大哥的儿子,要杀我,我又该如何处之呢?”
朱棣越发不安了。
“你说得这种事情,我怎么感觉,跟古时候争皇位有点像啊?”
韩辰面色怪异。
“还请先生替我解惑。”
朱棣拱了拱手。
“还是隐忍。”
韩辰皱着眉头,这个燕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啊?
韩辰担心燕四郎是做灰产的,到时候被别人给收拾了,可能连累他?
朱棣一时半会的,还不知道回答。
“是做些药材生意,还卖点酒水。”
张玉立刻出声给朱棣解围。
“哦,是这样啊!”
韩辰点了点头,只要是正规生意就好。
“韩先生家里没人了吧!”
这件事情,朱棣一直都没有问,但也能够看出来,如果家里有人的话,韩辰早就嚷嚷着回家了。
“我孤身一人,父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意外身亡,也没有什么亲戚了。”
韩辰叹了一口气。
初中?
朱棣和张玉对视了一眼,这是啥玩意?是学堂吗?不过,从韩辰嘴里经常听到怪词,两人也是见怪不怪了。
“以先生的年轻,也该娶妻了。”
朱棣来了这么一句。
只要成家,就可以栓住此人。
“我现在一个瞎子,谁能看得上我的啊?”
韩辰自嘲一笑。
“话不能这么说,我倒是可以给先生做媒,至于聘礼酒席方面,就不用先生操心了。”
朱棣需要这么做,来将韩辰绑定。
韩辰诧异,这还够大方的了,不会是想图谋什么吧!
这聘礼这回事,一般是当爹的给的,哪里有外人给的,韩辰也不想承对方这么大一个人情。
“不用,我一个人自在惯了,另外,我也算是一个不婚主义者。”
韩辰摆了摆手。
不婚主义者?是什么意思啊!
朱棣眉头一皱,像是韩辰这个年纪,未曾婚配的,父母是要入监的,本人也会受到惩处。
当然了,这有才干,这些都可以免了。
“以后再说吧!”
朱棣也不急。
另外一边,婉莹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燕王殿下,将她送给一个瞎子。
“先生,我最近买卖不好,先生可有弄钱的门路。”
朱棣现在日子不好过,朝堂不给拨银子,他就只有自己想办法弄银子了,否则,现有军备无法维持,更别提扩大了。
“你觉得什么东西挣钱就弄什么呗,在这方面,我可没有什么经验。”
韩辰摇了摇头,他是学历史的,又不是学经济的,而且,也不了解本地的情况,不能随便出主意,别到时候,成了一个馊主意了,把燕四郎给害了,到时候还得记恨于他。
“盐倒是赚钱。”
张玉来了这么一句。?????
盐?有没有搞错啊!这玩意,满大街都是,哪里能赚钱的。
这个盐,只有古代才赚钱,不过是朝廷专营,敢贩卖私盐的,那是绝对会掉脑袋的。
朱棣看了张玉一眼,贩卖私盐,倒也是一条路子,不过风险性很大,尤其是他还作为王爷,这一旦败露了的话,影响可谓是极其恶劣。
那还会沦为笑柄。
赚钱,韩辰确实没有门路,不会乱言。
不过张兄这个卖盐的馊主意,也亏他想得出来。
“这里好像缺乏抗生素药品啊?”
韩辰忽然灵机一动。
培养抗生素也不困难。
抗生素?又是一个新词。
“药?”
朱棣眼睛一亮,这药他是听清楚了。
这个韩辰,貌似还是一位神医,世子病得那么严重,吃点药就救回来了。
“明天,你给我找些心灵手巧的人,我教他们培育抗生素,这地方缺医少药的,到时候,定然大卖。”
韩辰也是要回报一下燕四郎的。
自己也承了对方不少人情,现在,人家有困难了,他也不能置之不理啊!
“那就有劳先生了。”
朱棣赶紧起身,对着韩辰拱了拱手。
第二天,朱棣就找了十几个心灵手巧的人。
韩辰打算用土法,弄出青霉素来。
这个方法也不难。
他对着这些人开始了讲解。
首先,寻找发霉的食物,如馒头,将表面的霉质那是给刮下来。
然后用大米和山芋磨成的汁液进行培养。
而后就是发酵过滤,萃取和浓缩,吸附和洗脱,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青霉素溶液。
这些人那是听得一脸懵。
韩辰也没有办法,他眼睛也看不见,那是没法进行亲自操作。
连着说了几遍,这些人还是不懂,令得韩辰十分无语,这也叫做心灵手巧吗?
这些家伙,他怀疑小学都没有毕业。
没办法,只能一步一步来,按照步骤实施,要不是还燕四郎人情,韩辰才不会这么费力呢。
在制作的过程之中,韩辰忽然发现,这地方根本就没有针管,没有这种玩意,人用的药,基本都是口服。
这没有针管,怎么注射啊!
没办法,只能转而弄出那种抗生素药片了,只不过工序要多一些。
韩辰最近,也没有时间说书了,得等这玩意制造出来之后才有空,这些人啥也不懂,他必须亲自监督每一步骤的实施。
另一边,张玉把收获的番薯,装在了箩筐里面,拿给朱棣来看。
张玉一脸狂喜。
“这个叫做番薯,真是厉害啊!才种下去那么一点,居然长了这么多出来,这下,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有这么多啊?”
朱棣目瞪口呆,种番薯这事,他是亲自下令的,不过没有占多少地,这主要也是种子少。
“是啊!韩先生说得没错,真可惜,要是早知道是这样,就应该多种了。”
张玉懊恼不已。
朱棣看着几大箩筐番薯,拳头不自觉的握在了一起。
“立刻推广出去,我要让燕地一半的土地,都种上这种番薯。”
燕地总是粮食不足,每年够吃就不错了,有了这个番薯,就不一样了。
粮食充足,人口也会得到增长,还可以当作军粮,有粮就有兵。
“现在肯定是不行了,要等明年种了,这些番薯都不能动,要作为种子,对了,那个番薯叶,似乎也可以吃,这番薯浑身是宝啊!”
“韩先生真乃异人也,居然能够拿出这种神奇的东西出来,我们得去给他报喜。”
张玉欣喜若狂。
两人赶紧去找韩辰,告知番薯收获一事。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番薯吗?”
韩辰十分无语,这有什么好报喜的。
不过此地粮食不足,番薯的存在,起码可以让人不挨饿。
但是这东西不能作为主粮。
能做主粮的还是小麦和高粱。
“多谢先生,有了这个番薯,我们这里,就饿不死人了。”
朱棣非常兴奋。
“什么?你们这里还能饿死人?”
韩辰惊呆了。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14。”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8。”
韩辰坐在膳堂内,心里面很是诧异,为什么燕兄和张兄带来的声望值这么高?
他有时候说书一场,声望值也不过+1而已,看来要多跟两人交谈,这样的话,就能够快速攒够100点声望值,再次进行抽奖了。
不过,这两人都是买卖人,应该也挺忙的,想来平日里,也不会轻易来他这里。
翌日清晨,韩辰一大早就起来了,先洗漱了一番,然后洗锅做饭。
自从来到这个小镇上之后,主食一直都是小麦。
而韩辰是个南方人,不怎么吃得惯面食。
今天,可以改善一下了。
韩辰洗了三个番薯,将其放入锅中蒸煮。
这个小镇,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实在是太落后了。
没有天然气也就算了,难道连煤气都没有吗?居然还要烧柴,而且,点火还没有用打火机,而是用得火折子。
番薯蒸好了之后,朱棣忽然来了。
一进门,就看见韩辰正在吃番薯
“先生吃早饭呢?”
朱棣是单独来的,张玉并没有来。
“燕兄怎么来了,张兄呢?”
韩辰诧异,往日的话,这两人不是一起来的吗?
“张兄可是个忙人,今天就我一个。”
朱棣盯着韩辰面前的番薯,很是惊讶,没有见过这种吃食。
韩辰估摸着,应该是张兄的生意比较好,所以比较忙,而这燕兄的生意就要冷清一些了,所以比较闲。
“燕兄吃早饭了吗?要不要吃个番薯?”
韩辰询问。
“番薯?这是什么食物啊!我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啊?”
朱棣皱着眉头。
闻言,韩辰直接傻了,不是吧!居然连番薯都没有见过,未免也太孤陋寡闻了吧!这玩意,不是满大街都是吗?
“你们这里没有番薯?”
韩辰不能理解,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啊!
“没有,没见过,这种食物,是从哪儿来的?”
朱棣摇了摇头。
“你也太孤陋寡闻了,居然连番薯都不知道,我就给你普及普及。”
“这个番薯啊!那是产自南美洲以及一些群岛上,是产量非常高的食物,差不多,种一季,足够当半年粮了。”
“可是好东西啊!还有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的作用,你们这些买卖人,想来平日里,那是山珍海味吃惯了,就应该多吃一些番薯才是。”
韩辰有些无奈,他发现啊!这里的人,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先生说是,这东西,种一季,能够当半年粮。”
朱棣瞪大了眼睛。
什么南美洲的他不知道,但是,这如果一季能顶半年粮的话,那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对啊!不过这玩意,没有什么太大的营养,不能当作主食,对了,你们这边,粮食富足不富足啊?”
韩辰询问,他感觉是挺富足的,毕竟,他每天有吃有喝的,除了主食而外,其他的副食倒是也比较丰富。
“唉!哪里富足,寻常人家,过午不食,一天两顿,如果不干活的话,还都是稀的。”
“要是爆发饥荒,那得饿死不少人。”
朱棣叹了一口气,在他的印象中,粮食就没有富足过。
韩辰十分无语,这未免也太艰苦了,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感觉整个完全落后世界啊!
难不成,是非洲的某个地方吗?不会吧!
“既然你们这里没有番薯的话,那就种番薯吧!这东西,产量高,可以和粮食混杂在一起吃,可以有效的解决本地粮食不足的问题。”
韩辰去把其他的红薯拿了出来,教了朱棣种植方法,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成熟?
朱棣听得一愣一愣的。
“先生,我能吃一个吗?”
朱棣盯着碗里的红薯。
“你吃呗,这又不是稀奇东西。”
朱棣拿了一个红薯,而后呢,就咬了一口,他一吃,就眼睛一亮,这玩意,还挺好吃的啊!
“想不到,这东西看上去品相不怎么样?吃起来还挺好吃的。”
朱棣诧异。
“你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这东西,大部分都是用来喂猪的。”
韩辰撇嘴,番薯有什么稀奇的,人能吃多少,多数就是用来喂猪。
朱棣瞪大了眼睛,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用来喂猪,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韩辰询问,这来找他,肯定有事。
这一提醒,朱棣差点就忘记了,他是来寻个招的,解决掉扩廓,这个北元残余势力,简直就是令人头疼。
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无影去无踪,每年冬天就来抢粮,令人防不胜防。
“确实有一些事情,不知道先生知道不知道扩廓?”
朱棣自己是想不出什么高招了,所以来跟韩辰讨教。
扩廓?
韩辰很是诧异,这方面的学识,知道的人可是不多的,这是元朝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家族。
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就是扩廓帖木儿,汉名叫做王保保的。
不过,燕兄问这个干什么?
他喜欢元朝的历史吗?他一个做生意的,对历史倒是挺感兴趣,也是蛮奇怪的。
“我自然知道,元朝的一个权贵家族,燕兄问这个做什么呢?”
韩辰不解。
元朝,很多人没有兴趣,存在感也不强的,研究价值很低。
其实,这个元朝在韩辰的心目中还是很厉害的,就是统治水平太差了点,所以才导致覆灭。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性,对于农耕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不了解,并且不适应。
“自从元朝覆灭之后,在这个扩廓家族的带领下,残余势力,形成了北元,可是不好对付啊!冬天来抢粮,平日里了无踪迹,想要消灭,却是没有方略,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朱棣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
韩辰纳闷,这难道是考究他对战争的判断吗?
他作为历史系的教授,自然对于历史上的各个战争,有着一定深入的了解。
北元是元朝在中原败亡之后,退居到漠北形成的政权,可是不容小觑,疆域非常广阔,控制着整个蒙古。
而且,存在的年头很久,最后的结局是投降后金,也存在了两百多年啊!
“事实上很难,这个北元,不好对付,地广人稀,从地理上来讲,不太可能,而且,长途进军,粮草也供应不上的,这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打着。”
韩辰一本正经的样子。
朱棣深有同感的点头,就是如此,每次他们去打,就因为粮草问题,而被迫退军。
最新评论